修行有何结果?

~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13年5月8日开示《修行——为何?如何?有何结果?》中文字幕05'56"-14'34"

我们需要照见身心的实相,而非要去改造它们。然而绝大多数人,只要一想到修行,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身体与打压心。原本应该如实观察,结果从一开始就改造身体、打压心。
比如,一想到经行,就开始摆姿势,对吧?一定要认真地走,要按照这个姿势或那个节拍去走,等到身体改造完毕,手放得规规矩矩了之后,接下来就是打压心,一定会带着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。等到身与心都变得严肃而拘谨,我们才开始修行。
这其实是在干扰身与心(名与色)。身体业已经过改造,无法再如实的照见身;
心也经过了装饰,无法如实地照见心。现在,一切看起来都是静如止水的。
假如我们只看到赝品,怎么可能洞悉其(真品的)真相呢?

事实上,开发智慧并没有更多的事情要做,仅仅是频繁而一再的洞见身与心的真相——
身是如何的,就只是感觉它。心是如何的,也只是感觉它。
心有快乐,知道现在它有快乐,心有苦,觉知当下它有苦,心有贪、嗔、痴,知道当下心有贪、嗔、痴。

持续的如其本来的知道。心好也行、坏也行,什么都行,不是必须好,必须快乐,必须宁静。修行不是为了获得好、快乐与宁静。
而是为了看见:一切都无法永恒,一切即生即灭,一切都无法控制。

我们需要洞见真相。如果照见真相,随之而来的则是——心将松开对名与色(身与心)的执取。

当心看见身体的真相并非是殊胜的宝贝,心对于身体的爱惜与执取,就会销声匿迹。当身体变老,心没有动摇,愿意接受事实。因为身体不是“我”,并非奇珍异宝。身体生病是身体的事,生病的是身,而不是“我”;身体老了,老的是身体,不是“我”;身体消亡是身体的事,死去的是身体,而不是“我”。

反复训练就会看见:身不是“我”。无论身体老、病、死,心都没有丝毫动摇,始终平静与快乐,即便身体极度痛苦。
阿罗汉的身体与我们的身体一样,也会受苦,然而他的心没有动摇,因为他洞见了真相,不再执取身,也不再执取心。

当我们不懂如何修行的时候,会怎么做?我们会希望心好、心有快乐和宁静。
而按照佛陀教导的原则去正确修行,就会照见——快乐是无常的,宁静是无常的,好也是无常的。一切都是无常的,一切都是临时的。
频繁的如此照见达到足够的量,心就愿意接受实相——心不是“我”。此心无常,此心即苦,此心非“我”。如此一来,对于心的执取就消失殆尽。

我们珍爱此心,含辛茹苦地寻找快乐想让它开心,即便打坐与经行,也是希望它快乐,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心有快乐且越久越好。比如,打坐进入禅定会有持续的喜悦,死后投生成为梵天,快乐会持续宇宙生灭好几个周期的时间,久得非同寻常,久到世界破碎了再破碎,快乐依然存在。而最终,这快乐依然是无常的,同样有变化的一天。

如果洞悉实相: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临时的, 一切都无法选择。足够照见这些真相,久而久之,心将不再执取心。心快乐,不迷失于满意;心痛苦,不迷失于不满意。心造作好,不会迷失于满意,心造作不好,也不会迷失于不满意。种种造作无法控制心,心看见演绎与造作生起而后灭去。心会从所缘之中解脱出来,越来越自由。

在起步阶段,心先从所缘之中解放出来,
接下来,心会从身体脱身而出,
最后,心会从心本身解脱出来。
逐步地训练,心会有次第地获得释放与自由。

在初级阶段,心会先放下所缘。
比如大家跟隆波学习一段时间,就会看到心跳进去抓取所缘的境界。有谁偶尔看见心抓取所缘而后又放下所缘的?举手让隆波看看,大胆一点。训练之后,仅仅看到心放下所缘,就会有快乐,非常多的快乐。

心若执取所缘,就会有苦。即便是执取好的所缘,也依然是苦。如果放下所缘,就不会苦。只是抓起所缘而后放下它,就可以品尝到修行的益处了。能够放下所缘,心就已经非常快乐。

放下对身体的执取,便是三果阿那含的境界,心放下身体,不再执取身体。这个禅堂之内尚无人抵达这样的境界,最多只是放下所缘。放下所缘并非难事,凡夫也能做到。

知道原则,就可以透过修行让心安住成为观者:看见身不是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;苦乐不是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;所有的善与不善都不是心,只被心觉知的对象。一旦如此照见,心便会与所缘分离。

所有的色都不是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,所有的音声也非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,一切所思所想也不是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。若能如此照见,心就会跳脱而成为观者。所缘是所缘,心是心。

有些人至此便感到满足,以为即是了脱生死之处。事实上,这只是起步阶段的风景,根本还未见法。见法就会处于纯净无杂的法之状态——没有“我”,“我”不存在,有的只是色法与名法。无人、无众生、无我,如此照见,即会体证初果须陀洹。

继续修行,直到照见此身是纯粹的苦。心将不再执着于身,不再执取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那是属于三果阿那含的境界,心会愿意扔下身体,心返回安住于心,整日整夜的独立凸显,无需任何呵护。

试想,心若保持这样的禅定,不再跑去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将会快乐到何种程度?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被称为“五欲功德”,阿那含的心不再追寻五欲功德,心无须任何呵护而独立凸显的保持禅定,快乐有如泉涌。

大约是1983年9月,隆波最后一次去顶礼隆布敦长老,长老开示说:“最后阶段的修行,见到知者要消灭知者,遇到心要消灭心。这才能抵达真正的纯净无染。”长老接着说,那些声名显赫的高僧大德,通过此关的微乎其微,绝大部分都去梵天成为“大鬼”。长老称梵天神为“大鬼”,最多是不再执着身体,但依然执着于心。

最后阶段的修行是放下对心的执取。
心一旦连自己都不再执着,就会生起一种新的法的境界——
纯粹的法,心与法变成纯粹的“一”。
心有法,拥有无与伦比的快乐,那个法,即是涅槃!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