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是训练什么?
修行是训练什么?
~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13年6月30日开示《“如实观”的方法》禅窗
我们回来觉知,让心回来觉知身、觉知心,就会照见身体始终被苦逼迫着——就是这个,称为“修行”。
修行不是让心静如止水,不知东南西北,
那是佛陀悟道之前的隐士们的修行。
佛陀的修行是训练让心安住,
让心回来觉知身、觉知心,
之后再开发智慧:照见身心的实相。
擅长观身就观身,擅长观心就观心。
比如隆波从小就训练观呼吸,以为擅长观身,观身没多久,身体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,无身可观,不知道接下来该观什么。身体感一旦消失,就不会修行了。就这样耗着时间,直到碰见隆布敦长老。
隆布敦长老是非常神奇的大师。
隆波曾经跟随过的师父差不多有四十位,没有任何人像隆布敦长老那样神奇。
第一次拜见长老是在1982年2月6日,我对长老说:长老,我想修行。他并未回应,只是安静的坐了近一个小时,他静静坐着,我以为是长老岁数太大,吃完饭就睡着了。第一次见面还不理解,以为他睡着了。
静静坐了很久,长老睁开眼睛教导我说:
“修行并不难,难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。
已经读了太多的书,现在开始读自己的心。”
长老指导人去实践,完全是有针对性的,不是那种自己曾经怎么修行,就教导别人怎么修行的师父;也不是泛泛指导一下,并非是那种老师。
长老给予每个人的指导都是不一样的。
比如他教导隆波去观心,因为对于习惯思维的人而言,最适合观心。
而对于喜欢舒适、快乐、漂亮的人来说,则观身。
修行有好几类,隆波是通过观心开发智慧的。
观心时,要让心和鲜活的自己在一起,别走神。
如果走神了,心快乐或是心痛苦,都不知道;
心好、心坏,也不知情。这都是由于心走神了。
训练心跟自己在一起。
心能够安住之后,进而观察心的运作变化。
(隆波)一开始并未明白要领,训练了自己三个月,去向长老做禅修报告:“长老,我会观心了。心无论跑去哪里,我都可以及时知道,心便会安住,就这样独立凸显,始终呵护着它,既不迷失也不走神,可以一直觉知。”
长老回答道,“那样根本不是在观心,而是在干扰心。
心有职责去想、去思考、去造作。
一旦它被人为训练成为不想、不思考、不造作,
而只是觉知自己,这就违背了心的自然天性。
要重新再来!”既然长老让我重新开始,
于是我就按照他的教导继续去观照。
什么是观呢?
观就是——心是怎样的,
就如其本来的知道它是怎样的。
如果观身,会照见苦。
如果观心,则比较容易照见无常。
观身的无常是比较难的,身体老得比较慢、病得比较慢、死得比较慢;
而观心,则是瞬间就能照见变化无常。
快乐是临时的,痛苦也是临时的,贪、嗔、痴、好、坏,全是临时的。
记得长老教导要去观自己的心:
观心,好像看电影,
它在上演爱情篇,我们及时知道;
它在演绎生气篇,也及时知道;
无论好坏,只是观者,并不进去干涉。
长老刚开始教导观心时,最初三个月隆波修错了,去呵护心使之宁静,就只是觉知自己,让(观者)独立凸显的安住。
长老说:“修错了,那是干扰心,心有职责去想、去思维和造作。我们训练到它不想、不思维、不造作,就只剩下觉知(是错的)。”
长老要求我重来——要去知道:心快乐,知道;心苦,也知道;心好、心坏,如其本来的知道。每个人都能做到,因为正如长老所言:“修行并不难,难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!”
我们认识生气吗?谁曾经生过气,请举手。谁没有举手?那再请问,没有生气过,这是真的吗?骂你一顿,看看你生气不?生气是什么样,我们都认识的。会起贪心吗?刚才供养僧众想得到更多福报吗?贪,要去观,但这样的贪还算好,行善之后,想有更多回馈。供养一桶僧众用品,希望中六合彩之类的,要及时知道贪心;或者供养僧众想得到涅槃,欲望生起,贪心来了,也要及时知道。我们完全都可以知道。
生气是怎样的,我们知道;贪心是如何的,我们也知道;散乱是如何的,我们认识;萎靡不振,我们也认识。妒忌会吗?有男人曾经妒忌过吗?有哪个男人从未妒忌过的?不可能有的。人一定曾经妒忌过。会紧张吗?会厌烦吗?会厌恶吗?
这些在心里的感觉,我们都是认识的。
接下来什么感觉在心里生起,要去知道:
快乐生起,及时知道;痛苦生起,及时知道;
贪嗔痴生起,及时知道;散乱生起,及时知道;萎靡不振生起,及时知道。
无论什么生起在心,都及时知道,这称之为“观心”。
观心,不是去观如如不动的知者。
隆波那样修过,长老说修错了。
于是隆波就来观心的运作,一会儿快乐,快乐是无常的,快乐只是临时存在,然后消失。痛苦时,痛苦也是无常的,只是临时存在然后消失。好是无常的,贪嗔痴也是无常的,所有在心里生起的都是无常的,都是无法控制的。命令它快乐,可能吗?命令它永远快乐,试试看!它会听从吗?命令不了的。心是无法命令也不受控制的,那被称之为“无我”。无我——表示它们不在控制范围之内。
观身就会清楚的照见苦,观心则会清楚的照见无常与无我。心,命令它快乐,它不会快乐;禁止它痛苦,它依然痛苦;命令它好,它依然不太好;禁止它坏,它却依然很坏。比如,有时我们决定再不生气了,但很快又生气了;下定决心不再散乱,很快却又散乱了。我们无法禁止它。这个无法禁止,就称之为“无我”。
观心,就是及时知道自己的心,
要照见心是无常的、心是无我的,不受控制。
这才能够叫作“开发智慧”。
如果只是觉知,
维持着如如不动的觉性,那是不对的。
隆波曾经做错过,被长老指着脸说,“错啦!(这是在)干扰心。”
一旦明白了诀窍,长老就指导我要去“观”,于是隆波就“观”。心快乐了,知道;快乐消失了,也知道,变成没什么感觉;心没什么感觉,临时存在之后消失,又变成痛苦的心;痛苦存在一段时间后消失,又变成没感觉了;没什么感觉消失以后,心又快乐起来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