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养慈爱?

——摘录于隆波帕默尊者 2022年1月1日开示《说说慈爱》禅窗

培养慈爱并不只是坐着默念“慈爱、慈爱……”,
而是要努力训练自己去设身处地地看待其他人、对待其他众生,
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看待一切。

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不太有慈爱的,他们最多只是贪爱。

可是如果站在别人和众生的角度去看他们,
他为何这么想?为何这么做?为何这么说?
我们将会看到其想法、语言和行为的深层原因,从而理解他。
一旦理解了,我们就不会因而生起生气与瞋怒。

比如,某人的母亲病逝,其父亲并不年迈,当父亲再找老伴时,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就会觉得那是不好、不对的,可试着换位思考,他也许非常孤独与寂寞,只是换一下看待问题的视角,我们的心就会改变了。

隆波在居士时期瞋心也很重,属于瞋心型的人。那时的顶头上司是非常啰唆的局长,工作做了一遍又一遍,做了停、停了做,全盘否决以后又再重做。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,工作却不见起色。起初也很生他的气,因为他让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,也带给每位下属极大的困扰。打字员一遍遍地敲字,甚至累得晕过去,有时候连回家都找不着方向。
但是当自己换个角度去看他何以至此?他为什么生性胆小?慢慢观察就了解,解,那是源于他的心结——他出生在世界大战期间,国家不太平,炮火连天、匪徒出没,没有任何安宁可言,他一直是在胆战心惊之中成长起来的。一旦明白了个中缘由,明白了他何以至此——为什么这么想、这么说——懂得了来龙去脉,隆波对他就由生气变成了悲悯,能够理解他并感同身受说,哦,真难啊!他的生活真不容易,于是悲悯他和同情他。不需要假装慈悲,慈悲自动自发就生起了。

但是如果修习慈心,不停地念诵“metta gunam aharam metta”或“Buddha mettam cittam mama”,心也会获得快乐与宁静,快乐与宁静的心会变得柔软,同样也能生起慈爱。

然而若想让慈爱稳固,我们需要了解前因后果,具有同理心。
有了同理心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,那时方能真正拥有慈爱。

比如,我们透过念诵而生慈爱,是因为心有禅定而得的慈爱,禅定一旦退失,瞋心又会卷土重来,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又或是我们开公司,有些员工给我们的感觉很糟,为什么会这样?在惩戒之前,先看看他为何如此,这不只是给员工机会,也是给自己机会。我们权力在握,赶他走之前先思考他何以至此?

一旦理解了,慈爱就会生起,而不会被瞋心左右去做决定。

隆波很久以前读过某位泰王的故事,涉及到坏人之类的,记不太清楚了。总之就是,当他考虑作出处罚时,他不会在当事人刚犯错,而自己还在气头上的时候就做裁决,他会等到不再生气了,没有被瞋心所控制,再去审判。这样会非常公正,因为没有参杂着瞋怒,看待别人与别的众生时,心是公正的,不夹杂个人情绪,也不掺杂着瞋恨。

当我们逐步地训练自己,心就会越来越清凉和快乐。比如隆波在出家之前,前往高僧大德的寺庙道场参访。隆波所顶礼、敬重的每一位高僧大德都非常美、非常庄严,不是说他们的长相很美,而是他们的心很美。靠近他们就会感到清凉、快乐。他们的寺庙里也有素质差的出家人,但他们一声不吭,可能是在等待合适的处理时机吧。

隆波那时遇到的都是优秀的僧人,后来自己出家碰到不好的僧人时,起初是无法接受的,感觉太差了,还来出家干嘛?出家只是为了追逐利益、权力和地位……跟居士有何区别?觉得他们并不像自己见过的高僧大德那样。但随着隆波不停去审视和观察他们何以至此?是什么导致他们这样?才发现他们并不是因为看到佛教的价值而出家的,而是出于其它需求;况且他们没有机会听法,没有机会遇到优秀的高僧大德,于是他们的心才会追寻无意义的事物;发现以后觉得他们也很可怜,可怜多过于可气。

标签: 慈爱, 同理心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1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