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修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?(详尽版)

~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13年3月12日
开示《佛教与众不同之处:开发智慧》禅窗

接下来,隆波将要讲解两种方法的具体细节:
如何修习让心宁静的奢摩他,以及如何修习毗钵舍那?

如果不学习也不了解,是不可能正确实践的。泰国的修行人非常多,大家参加各种大小型的禅修营或者闭关。有时成百上千人一起打坐,人山人海,以为这就是在修行了。
事实上,大部分人仅仅停留在修习宁静,并未开发智慧。因此,没有机会体证道、果、涅槃。

若未开发智慧,便无法抵达涅槃,只能得到宁静。
只能进至天堂或梵天界,成为天神或梵天神,而无法抵达涅槃。

因此,我们需要学习两种方法。

第一种方法,是训练让心宁静。
让心宁静有什么好处呢?心的自然状态是始终在“跑”:时而跑去看、时而跑去听、时而跑去想,始终四处窜动,窜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。跑去看,跑去听,跑去嗅,跑去尝,跑去触,跑去想和造作,心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。

让我们观察一下实况。比如,此刻在听隆波讲法,注意了到吗?有时我们是在看隆波的脸,有时在专心聆听,听了两三句,就跑去想了——去总结隆波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。听着、想着,听着、想着,心就这样循环往复。时而跑去看,时而跑去听,时而跑去想,这是我们无法选择,也控制不了的。

心跑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一会抓住这个所缘,一会抓住那个对象,
这样心不会有快乐,也不会有安宁。
如果想要让心快乐和安宁,就要带领心去和一个所缘在一起。
而不是让心跑到六个根门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——
跑去看,跑去听,跑去闻,跑去尝,跑去感知身体的触碰,跑去想和造作。

我们不再放任让它一直无头苍蝇般的乱撞,而是训练让它跟单一的对象在一起。
先观察一下,自己的心究竟与哪类所缘在一起会有快乐,然后就可以引导心和那个所缘在一起。

有些人盲目模仿别人去观腹部起伏,或者观想水晶球等。观了之后感到胸闷、不舒服,这称之为“不适合自己的根器”。

如果训练是为了得到宁静,选择的所缘就必须让心有快乐。
念诵佛号以后有快乐,就持续念诵佛号,一旦心快乐地念诵佛号 ,它就不会跑去搜索来自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等方面的快乐。
又或者觉知呼吸,轻松自在的呼吸,舒舒服服的觉知,心若能快乐的觉知呼吸,就不会去寻找其他所缘,不会跑到眼耳鼻舌身心,而只是与呼吸在一起。
或是观照腹部起伏而有快乐,就去观照腹部起伏,心满足的和腹部在一起,不再晃到别处。

当心有了愉悦和宁静,
就不会再跑去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
这就是修习奢摩他的窍诀。

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方法,必须先了解自己。
比如,有些人非常容易生气,想通过经行让心平静下来,结果越走越生气,这称之为是选择的方法不适合自己的根器。

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禅法,就好像买衣服。你要挑选合适自己的衣服,而不是依照喜好来决定。如果衣服太大,而我们个子小, 难道要大吃大喝让身体长大来撑起衣服吗?或是喜欢小一号的,难道要忍饥挨饿让身体缩小挤进衣服里吗?不要这样,这样训练是不会成功的。

一定要了解什么禅法适合自己——自我评估。如果念佛有快乐,就念佛;如果觉知呼吸感到快乐,就觉知呼吸;如果观照腹部起伏有快乐,就观照腹部起伏。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,只要它不诱惑我们的烦恼习气。

比如,打牌也有快乐,问说有禅定吗?有的。但心是上下起伏的:手气好,就高兴;手气糟,就难过生气。
我们一定要选择不引诱烦恼习气、让心轻松舒服的所缘,
比如念诵佛号、观照呼吸,不会引诱烦恼习气。
而玩牌、钓鱼之类的,则会煽动起我们的烦恼习气。

还有人认为,既然心要和一个所缘在一起,于是就一整天盯着股票行情,从开盘盯到闭市,然后说心也跟一个所缘在一起了。这是不会有效果的,因为心不平静。心是上下起伏的,因为股市诱发了烦恼习气:时而有贪心,时而有嗔心。

所以必须掂量自己:如果自己很容易生气,适合容易生气者的禅法,必须是轻松舒适的。比如修习慈悲观,内心不断思维:“愿众生快乐,彼此没有怨恨。”内心持续想着不与任何人结恶缘,只想着让别人拥有快乐。这样心就会慢慢清凉下来。容易生气的人可以考虑修习慈悲观。

如果是欲贪型的人,贪欲比较炽烈,也许可以思维身体:观想色身不净——它由皮囊包裹,有九个大孔和数不清的小孔,每个孔都不停有肮脏之物流出。这样思维便能够抑制贪欲。又或者,心若特别散乱,就可以觉知呼吸。呼气时,觉知自己;吸气时,觉知自己。最后心就会平静下来。

我们需要观察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禅法,要慢慢体会。

奢摩他的禅法非常广泛,随处可见。看看四十种修定的业处,选择试试。

在佛陀的时代,有些比丘会修习非常奇特的禅法。比如周梨盘陀尊者,他是摩诃盘陀尊者的弟弟,摩诃盘陀尊者是非常优秀的比丘,是觉性和智慧都甚为出众的上首阿罗汉大弟子之一。他让弟弟出家并且教导弟弟背诵赞佛偈,然而弟弟在念诵时,心中毫无宁静,记不住也背不出来,十分气馁。哥哥也很沮丧,认为弟弟不可教,便遣返他说:“走吧,你出家是不会有结果的。一篇经文都不会背诵,还能做其它什么呢?”弟弟也感到伤心,想要离开寺庙还俗。

于是他们去顶礼佛陀。佛陀让他先别急着还俗,并且让人拿来一块白布给他,让他坐着揉这块白布,持续不停地揉,同时持续念诵“沾染尘垢、沾染尘垢”。他一边念诵“沾染尘垢”,一边不停的揉搓白布。一段时间以后,他发现干净的布变脏了!他感到非常震撼,于是心安静下来。一旦心安静了,佛陀便为他开示,他当场就体证阿罗汉,成为著名的“义持第一”——周利盘陀尊者。

修行方法数不胜数,有些方法甚为奇特:比如有一位年轻金匠追随舍利弗尊者出家,舍利弗尊者教导这位喜爱美丽事物的金匠修习不净观,以思维引导,观身不净。金匠练习之后对修行望而生畏,心并未平静,很想还俗。

他去见佛陀,佛陀送给他一朵美丽的红莲,让他插在沙堆上,然后观察这朵红莲。他把红莲插在沙堆上,坐在寮房旁边看着它,随着时间推移,美丽的红莲慢慢枯萎,金匠感到悲戚,体会道:“一切都是这样的!美也是无常的。”然后,心宁静下来,只聆听了几句开示,便体证了阿罗汉。

所以,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,无须盲目模仿别人。不要看到同修去念佛道场,我们就去念佛。然后跟着去这个禅修中心、那个道场,总是不断模仿他人。如果方法不适合自身的特点,是不会有结果的。

修习奢摩他的核心关键在于:
观察自己修行什么方法会有快乐,就持续修习那个方法。

诀窍是:别追求宁静。
如果想要宁静,心是不会宁静的。这是诀窍。
如果只是愉悦的实践,
当因缘具足时,心会自行宁静下来。

大家失眠过吗?失眠时一直努力想要睡着,有过类似经历吗?请举手,顺便对治一下昏沉。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。然后呢,睡着了吗?努力想要睡着、睡着、赶快睡着,结果更加睡不着,因为心是烦躁和紧绷的。当我们心情舒坦的时候,不知不觉的,很快就自然睡着。有时躺着玩,不想睡,马上有急事要办,结果却很快睡着了,甚至一觉醒来,天色已晚。

其实让心宁静的诀窍类似于睡觉。如果让心与令其舒适的所缘在一起,心很容易宁静。如果逼迫心赶快宁静、立即宁静,心反而更不宁静,会越发紧绷和郁闷,更加散乱。诀窍在于轻松和自在,仅此而已。

一定要看自己修习什么方法之后心感到舒服,就选择那个方法,很快的,心会自己宁静。这是关于“奢摩他的修行”。

奢摩他的修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?
它会令心宁静、让心休息、使心富有力量,但不会生起道、果、涅槃。那完全是两回事。

一旦心有了快乐与宁静,并且不再散乱,接下来的工作就是——开发智慧。
开发智慧的方法,我们要先慢慢体会。

开发智慧——就是了知身与心的实相。

想要照见身心的实相,如果心走神了还照见得到吗?认识心走神的状态吗?
走神的时候,我们会有身忘记身,有心忘记心。走神的时候,我们甚至感觉不到蚊子在咬自己,对吗?有什么正在身体上发生着,我们都不知道。走神的时候,思前想后,心是苦是乐,我们不知道。心是善的,还是有贪、嗔、痴生起,我们也不知道。何时心在走神,何时我们就会忘记自己的身和心。

因此,心走神是开发智慧的头号敌人。

开发智慧,就是要照见身与心的实相。如果忘了身和心,就无法照见身心的实相,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原因。

想要今生体证道、果、涅槃,那么首要任务便是——不要走神太久。
一走神,就要知道;一走神,就要迅速回来觉知。
这是有训练技巧的,如果希望进步神速,希望一走神就立即知道,这是有训练技巧的。

首先,选择修习一种禅法:如果习惯念佛,那么就念佛,但念佛不是为了获得宁静。
如果习惯觉知呼吸,就继续觉知呼吸,但觉知呼吸不是为了获得宁静。

念佛是为了及时知道心跑掉了——心忘了自己。忘了自己的心,会迷失在外,跑到外面到处去看。我们看的时候,会忘了自己。我们听的时候,会忘了自己。我们想的时候,也会忘了自己。

大家曾在坐车的时候见过车祸吗?想看吗?有人想看的。绝大多数都想看看是不是有人死了,胆战心惊去看,对吗?想看,又怕看。当我们去看别人车的时候,就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体。感觉到了吗?明白吗?我们那一刻是胆战心惊的,怕看又想看,却未能及时知道心正在“怕”。想看的时候,就径直去看了,忘了自己的心,也忘了自己的身体。

当我们专注于听的时候,比如此刻在听隆波讲法。注意到了吗?专心听的时候,我们也会有身忘记身,有心忘记心。当我们在想的时候,只注意到想的内容,却忘了自己的身和心。每一天从起床开始,我们就想个不停。注意到了吗?一睁开眼睛就开始想了,不停的东思西想。在想的时候,只知道所想的内容。这些时候,我们有身忘记身,有心忘记心。

心从眼睛迷失去看,从耳朵迷失去听,从鼻子迷失去闻,从舌头迷失去尝,从身体迷失去触,从心迷失去想、去回忆、去演绎和造作。心时好、时坏、时苦、时乐。 持续处于迷失中,隆布敦长老称之为“心往外送”。

“心往外送”就是指心无法安住,原因是心缺乏安住于自身的禅定。
心安住于自身的禅定(观禅),不同于宁静型的禅定(止禅)。

宁静型的禅定是引导心和单一所缘在一起。
比如与“佛陀、佛陀”在一起,心不离“佛陀”便会宁静。而心安住于自身的禅定,是指要及时知道“心跑掉了”。如果念诵“佛陀、佛陀”的时候,心跑去想了,要及时知道,这样心会自动安住,觉性就会生起。

一旦觉性生起,它会意识到——在过往的生命中,醒来的只是身体,心从未醒过。只有身体醒过,心一直在沉睡、做梦,以及散乱。

假设我们此刻正在不停地想着什么——身体此时是醒着的,可是心仍然在做白日梦。心一直活在念头的世界里,并非是身心俱醒。因此,必须训练让心醒过来——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。

我们经常听到“佛陀、佛陀、佛陀”这个词。佛陀,指的即是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。也就是:心具备觉知自己、和自己在一起的禅定。

务必要训练让心跟自己在一起。
别忘了自己,即使忘了,也别忘记太久。

精进的训练,让心和自己在一起。修习任何一种禅法的时候,及时知道“心跑掉了”——比如念诵“佛陀、佛陀”的时候,心跑去想了,及时知道。或是觉知呼吸的时候,心跑去想了,及时知道;心跑到呼吸上,停驻在呼吸上,还是要及时知道。

及时知道心在四处游移,心就会自动安住,而并非刻意让其安住。

假如我们不喜欢那些禅法,修习其它的也可以。就像此刻这样坐着也能实践,回家去试试看:坐下之后,把心送到头发上。一想到头发,就会感觉心跑到了头发上,就这样让心专注于头发。专注在头发上一会,就更换位置。将心依次移动到左耳、右耳、鼻子、手、脚,让它跑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。以此方式训练,观察心在身体上的移动,也是可以的。

接下来,只要有任何“心动”的蛛丝马迹,哪怕只有一点点动静,我们就会马上看见了。一旦看见心移动,心就会自动安住,心会醒来成为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,自动生起安住型的禅定。这是非常重要的!听起来似乎有些难。然而若希望在今生体证道、果、涅槃,就一定要用功。若没有心安住的禅定,就无法了知身心的实相,也就不可能体证道与果。所以无论多么难,我们都得努力。

要听法谈,常常地听,听一次若不明白,不足为怪。听一遍就以为懂了,反而有些奇怪。听了没懂,是很正常的,只是要听了再听。有结缘的法谈CD吗?如果有的话,就请拿回去听,反复地听,最多听两三遍,心就会醒来,就会明白我们的生命已经发生改变——以前醒的只是身体,现在醒的是身与心两者。

我们会感觉到身体的运动变化,也会觉知到心的运作变化。心在一旁作为知者与观者,一定要训练到如此程度。心若无法抽身成为知者与观者,便无法真正开发智慧。仅仅一味的进行思维和分析,只会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。

我们必须从念头的世界里跳脱出来。
我们需要训练。首先练习任何一种禅法:念佛也行,觉知呼吸也行,观照腹部起伏也行,喜欢哪个禅法就练习那个禅法。但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心安静地与所缘在一起。那种让心与禅修对象在一起的禅定,是奢摩他的禅定。

有一种安住型的禅定,也就是——修习任何禅法时,心跑去想了,及时知道;心跑去紧盯着所缘了,也要及时知道。比如觉知呼吸,持续的看着身体在呼吸。呼吸、呼吸,心一跑去想了,及时知道;或是呼吸、呼吸,心沉入在呼吸里面了,也要及时知道。

如果修习一种禅法之后,能够持续训练,反复练习。那么接下来,只要心稍有波动,就能及时知道。及时知道的片刻,心会自动安住,真正的禅定便会生起。

惟有真正的禅定生起了,才可能开发智慧。倘若真正的禅定尚未生起,是无法开发智慧的。我们有没有听说过“若无禅定,遑论智慧”这句话?
确实必须先有禅定。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禅定分为几种。

宁静型的禅定(止禅)是心沉浸在单一所缘里。念佛号,就安静地与佛号在一起,完全忘记外界。觉知呼吸,就宁静地与呼吸在一起。那样的禅定无论修习得多么精深,也不会体证道、果、涅槃。它只是用于休息的禅定,与体证涅槃完全是两回事。

真正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,必须是安住型的禅定(观禅),令心醒来成为知者与观者。

上述内容乍一听,理解起来有点难。所以隆波请大家回去多听法谈CD。那些聆听隆波法谈CD一个月、二个月、三个月而令生命发生转变的人,已经数不胜数。泰国国内外的都不计其数,如今外国人也来学习了。

因此请大家试试看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听,慢慢观察自己。选修一种禅法,无论是念诵佛陀,觉知呼吸,还是观腹部起伏,哪种方法都可以。然后,及时的知道心。若修习某种禅法而能及时知道心,无须多久,心便会醒来且安住。

修习某种禅法后,及时的知道心,称之为“心学”。
听说过“心学”吗?戒学、心学、慧学。(三无漏学)
若没有心学,就不要自诩已在开发智慧。
因为心根本尚未有足够的质量来开发智慧。

“心学”并不是训练让心宁静,而是为了让心安住。
我们需要先训练让心安住,而后才能够开发智慧。要好好用功。

对于已经能够修习心学的人,则可以进入开发智慧的阶段了。开发智慧的方法是:心仅仅是观众。

我们以觉性及时地知道身在移动,而心安住成为观者。当心只是观者,就会看见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。身在走,心是观者,不再是“我”走,而是身在走。身体老、病、死,心只是观者,不再是“我”老、病、死。我们需要持续这样练习。这就是能够照见身与心是不同部分的训练方法。

当心安住——觉知自己以后,那些过去发展过觉性、开发过智慧并且累积过波罗蜜的人,其五蕴身心会自动分离,从而照见:身即身,心即心;苦与乐分离出去成为其它部分;造作出的善与不善,比如贪、嗔、痴,又会分离出去成为另一部分。它们全都是不同的部分。

生气不是身体,对吗?快乐不是身体,对吗?但是快乐可以潜藏在身体里。生气不在身体里,生气潜藏在心里,可是生气不是心。

这些分开的一部分、一部分,被称之为“蕴”。“蕴”的意思就是“部分”,分开成为一部分、一部分。身体是一部分;苦乐是另一部分;所有的善与不善生起在心,比如:贪、嗔、痴,又在另外一部分;心又是其它的部分,它只是观者。

心能够安住成为观者,就可以分离五蕴,将“我”分离成为一部分、一部分。“蕴”这个词也可以替换成“部分”,泰文的意思是分成“一部分、一部分”,看见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;苦乐与心是不同的部分;烦恼与心也是不同的部分。如此分离成为一部分、一部分。当我们可以分离成一部分、一部分,就会看见真相。

一旦身与心可以分离了,我们便会看见:行、住、坐、卧——活动的身体,不再是我,只是物质元素,仿佛是心借以暂居的一部机器,又像是一个壳子或一个洞穴,让心临时寄宿。

如果这样的照见达到一定的量,就会明白——此身非“我”,只是一堆不断进出的物质元素。比如:进食之后排泄,吸气以后呼气,不停的有元素在循环往复,身体仅只是物质而已。

心能够安住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,就会照见身与心是不同部分,身体只是物质,不再是“我”。如果频繁训练,最终会清除“身体是我 ”的错误见解。然而即便清除了这种错解,也依然尚未证得道与果。
今天我们许多人已经听到了佛法,能够令身心分离成不同的部分。这个教室里面,能够分离五蕴的人到处都是。

如果已经可以将身与心分离成不同的部分,便会看见:
身体在老,不是我老;身体在病,不是我病;身体会死,不是我死。
物质元素临时聚集,而后分离消散,这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,它们不是“我”。

这样的训练,称之为“开发智慧”,
也就是洞悉身与心的实相,直至照见:
生起在身心的一切全是临时的——
生起而后灭去,生起而后灭去,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。

当身体生起快乐,有觉性的及时知道,心只是观者,就会照见快乐与身体是不同的部分,并且,快乐与心也是不同的部分。如能这般照见,接下来就会洞悉到——快乐不是“我”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。或者当生气生起时……谁容易生气?就会看见,心在生气,进一步则照见——生气不是身体,生气不是苦乐,生气也不是心,只是被心觉知的对象。因此,生气的不再是“我”,只是生起而后灭去的东西。

生起而后消失的,均非是“我”。直到最后抵达心,那时将会照见——心时而跑到眼根去觉知所缘,时而跑到耳、鼻、舌、身去觉知所缘,时而跑去想和思维。心去看,是它自己跑去看的。心去听,是它自己跑去听的。心去想,是它自己去想的。

心不是“我”——我们无法指挥它。比如,此刻我们在听隆波讲法,感觉到了吗?心有时跑去思维,去想其它事情了,对吗?有时则去思考隆波所讲的内容,你是故意去想的吗?仔细观察,并没有故意去想。它是自行思考的,我们去留意、去知道即可。

最后,我们将会照见——心不是“我”,它可以自行运作:自己生气、自己贪求。大家体会过吗:下定决心不再生气了,却依然会生气;下定决心不再伤心了,却依然伤心;下定决心不再自卑,却依然自卑;下定决心不再害怕,却依然害怕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无法指挥心。

观察身与心的实相,称之为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。
持续觉知身与心,观察身工作、心运作:苦乐生起而后灭去;贪嗔痴生起而后灭去。心时而跑去看,时而跑去听,时而跑去想。看的心,临时生起而后灭去;听的心,临时生起而后灭去;想的心,临时生起而后灭去。

就这样持续训练7天、7个月、7年,应该会有所收获的。

标签: 毗婆舍那, 奢摩他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