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练有智慧的善心

~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21年3月1日开示《断见|常见|智见》禅窗

在正常情况下,禅定是与每一颗心同步生起的。
不善心有不善型的禅定;
善心亦有善的禅定,即心安住成为知者、观者的禅定。

不同于觉性(sati)、智慧(paññā)、精进(viriya)和信仰(saddhā),这些品质只会与善心同步生起。
然而禅定既能生起于善心,也能生起于不善心。
比如要射击某人也需要禅定,对吗?但那是往外送的禅定。
如果我们有觉性捕捉到正在呈现的现象,心会自动生起安住型的禅定。

高僧大德教导我们训练至心可以安住,他们教导的方法主要是及时知道去想的心。
比如隆波田教导手部动作,心去想了,知道。心去想了,知道,「想的心」会灭去,「觉知的心」生起,这就是具备了正定的心,生起的是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的心。

隆布敦长老则教导说:
「无论想多少都不会知道,停止想了,才会知道,但必须须借助想。」
他并没有说「不准想!」「想多少都不会知道,停止想了,才会知道,但需要借助于想。」

我们应该放任心去自然地想,
因为想禁止它想,是禁止不了的,那是违反自然的。

然而心迷失在想、迷失在念头的世界时,「觉知的心」是不存在的。
当心去想了,我们有觉性及时知道「心在想」,「想的心」就会灭去,「觉知的心」会生起,这就是借助于「想」,因此长老说:「必须借助于想」。

让心去想,而后有觉性意识到「心去想了」,「觉知的心」就会生起。

隆波最初是按照隆布敦长老所教导的修行,随后逐步观察到,心若生气了,知道生气,「觉知的心」会生起。贪,知道「贪」,「觉知的心」也会生起……顿然明白说,任何时候,只要心能够正确且如实地观照当下的境界,「觉知的心」都会自动生起,因为那一刻的心是善心。

善心有两类:一类伴随着智慧,另一类不伴随智慧。

有时「觉知的心」生起,就只是觉知,是善心,但没有智慧。
有时候高僧大德会使用善巧方便,一旦心成为了知者,他便引导我们去思维色身的三法印(苦、无常、无我)。

关于思维色身,每位大德都有各自的风格,不尽相同。有些导师先探查全身,哪里突出就重点探究那里,一部分、一部分地探究。有些导师依循经典——头发、毛、爪、齿、皮、肉、筋、骨……一部分、一部分地观察,不着急,一个主题有时用很长时间(甚至好几个月)来观察,需要许多时间才能观完全身。这属于导师的个人风格,是在为智慧的生起做铺垫。之后,当觉性(sati)觉知到身体时,如果心安住,就会照见身体的三法印。

大家喜欢观心,如果觉知自己时,心只是维持在觉知状态,那么同样也要思维「现在觉知的心能维持多久呢?不一会儿就变成「想的心」了」。看到吗?「觉知的心」是无常的,「想的心」也是无常的。究竟是「觉知的心」还是「想的心」,我们无法掌控,这就是「无我」。

心若有觉性(sati),正确且如实地观察境界(sabhāva),「觉知的心」便会生起,便会具备正定,心也得以安住。而后我们进一步观察,心是在开发智慧?还是没有开发智慧?
只有觉知是不行的。
有些人教导「就只是觉知」。
然而「就只是觉知」,心虽然是善的,可是没有智慧。

如前所述,善心有两种:蕴含智慧的善心及不蕴含智慧的善心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标签: 禅定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