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念处与七觉支
四念处与七觉支
——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17年7月8日开示《“三宝节”的法音》禅窗
修习四念处的时候是带着觉性的,即具备了念觉支。
念觉支是指四念处的觉性,而非普通的“觉性”。
那种让自己走路时不掉进下水道的“觉性”,不能称为在修习念觉支。
修习四念处就是——
持续不断地看见名色(身心)的变化,
不断洞悉它们的实相——
无常、苦、无我,这称为“择法觉支”。
我们不断地照见三法印,这是修习择法觉支。
持续地修习择法觉支,何时有空,何时就去练习,
这种持之以恒的修习称为“精进觉支”。
何时有觉性,何时就在精进;
何时缺乏觉性,何时也缺乏精进。
精进觉支并不是指努力工作与赚钱,
而是指精勤地修习四念处。
随着不断修习毗钵舍那,心将会生起喜悦,那是法喜,它不是来自禅定而是源于在法上有进步后生起的喜悦。比如我们开始修行,有时候会生起智慧——生起对法的某些体悟时,会感到心花怒放。
谁曾经有过这种体验?
那一刻虽未入定,但却生起一种瞬间的领悟,
在领悟的那个瞬间,心花怒放,喜悦起来,这是“喜觉支”。
对此,我们也要有觉性进一步地去及时知道,于是喜悦会渐渐平复,继而生起轻安、宁静,然后,心将会拥有禅定。
此处所说的禅定,是源于心将智慧开发至极点的禅定。
当智慧开发至极点时,心是具备禅定的,
而后,心便契入中舍——那是基于智慧的中舍,不是普通状态的中舍。
事实上,
开始是要有觉性,
一旦抵达择法觉支,
接下来就全是智慧了——
精进觉支是精勤于开发智慧,
最后心契入中舍——
此处是关键。
倘若修行以后,
心并未生起智慧而来到中舍,
那根本无法生起道与果。
举例而言:比方说,我们在观呼吸,心有快乐,我们知道;观呼吸以后,快乐消失了,也知道;观呼吸以后,心有痛苦,我们知道;观呼吸后,痛苦消失了,我们还是知道,就是这样训练。
反复观照到苦与乐生起而后灭去,一而再,再而三地观看,直至最终顿悟到苦与乐是完全平等的,苦乐是平等而无分别的现象,好与坏也是平等的,因为同样即生即灭,在三法印面前都是平等的。
以三法印角度而言的平等,与世俗道德的平等不同。从世俗道德的范畴来看,好与坏不可能是平等的,然而在修习毗钵舍那的阶段,站在三法印的角度来讲,它们却是平等的——因为它们同样即生即灭,不受掌控。
一旦心照见“苦乐都是平等的”这一事实后,即使再有快乐生起,心也不会得意忘形;即使有痛苦产生,心也不会迷失而伤心。心只会契入中立,归于中舍,没有满意或不满意,这非常重要!
心一旦契入了中立,就再也不会去构建新的“有”(十二因缘的“有”)。如果未能保持中立——心就会生起满意与不满意,进而产生一股驱动力,驱动着心去继续工作,让心构建“有”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