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定的天敌

~摘自隆波帕默尊者2021年3月1日开示《断见|常见|智见》禅窗

慢慢去训练,(修行)并不难,但是必须学会忍耐。

首先,训练持戒是最基本的。如果没有五戒,禅定是不会长久的。
有些人禅定甚佳,福德极高,比如提婆达多(Devadatta),他累积了极多的波罗蜜。他造恶但也行善,他并不蠢,能力非常突出才能成为悉达多太子的对手。如果相差悬殊,是无法与悉达多太子相提并论的。

提婆达多的能力十分杰出,他获得三摩鉢底(samāpatti),具备五种神通(abhiññā)——能飞檐走壁,能随心所欲变化形貌,具备多种神变。但后来因为嫉妒佛陀,想方设法杀害佛陀,纵然未遂,但戒已破损,有了害人害众生之心,心就灰蒙了,一部分戒已坏失。随着戒的坏失,他的禅定也退失了,最后甚至无法独立行走。

及至年长后,他意识到自己错了,想去觐见佛陀,于是躺在担架上让弟子抬着去向佛陀请求忏悔。然而尚未抵达,就先殁于寺院门前,根本没有见到佛陀。
因为业力阻断了他与佛陀的见面。在死前,大地将他吞噬,手臂及身子完全陷没,无法礼拜佛陀,仅剩头颅,于是他以下巴触地,请求顶礼佛陀,这说明他并不蠢。
意识到错了,在尽力补救与悔过。正因如此,他才可以在未来成为独觉佛。要想成就独觉,需要比舍利弗尊者更多的波罗蜜。

倘若戒行不佳,即使曾经有很好的禅定,定力也会退失的。
戒行的缺失大部分是源于对感官享乐的贪爱,对感官享乐的贪爱与禅定乃是互为天敌的。怎样算是由于感官享乐的贪爱而破戒呢?比如,想要获得他人之物、得到他人的妻儿。为了获利而欺骗他人,行劫、杀害或伤害他人。大多数的争夺利益,都是争夺“能从中感官享乐的事物”。

对感官享乐的贪爱与禅定互为天敌。
心若沉浸于感官享乐之中,禅定是不持久的,很快就退失了。

比如,僧众经行到傍晚时,感到肚子飢饿,想着何时黎明将至啊,就可外出托钵了……明天托钵会获得食物还是空钵呢?能吃到食物吗?有时甚至联想到具体某类食品……会不会有居士拿披萨放在钵里呢?飢饿时,心就会想到能带来感官享乐的东西。那时候还有禅定吗?没有啦!消失殆尽了,因为无法战胜对感官享乐的贪爱。

因此我们必须战斗,别向烦恼投降,
无论什么烦恼生起,有觉性及时看穿它,
不断去觉知,烦恼就会失去力量。

当我们有觉性地及时知道正在呈现的现象,比如贪、瞋、痴,及时知道它们,它们就会灭去。当烦恼灭去时,心就成为善的,善心自带禅定,心会慢慢安住起来,独立凸显。

标签: 持戒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31